随着医改朝纵深方向发展,尤其是大病保险等政策向社区、农村深入,基层医疗机构正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消费主体,农村地区的常规医疗器械需求也将快速释放。
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中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要目标市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能否以基层医疗为突破口扭转市场格局呢?
“外资医疗器械厂商大多都在价格方面存在短板,比如规模超过220亿元、年增长率达20%左右的医疗影像诊断市场,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所选用的仪器普遍为国外进口,但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医院却没有充足资金来购买此类设备。”田思雨告诉本报记者,这对于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是难得的机遇,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利用其对基层市场的熟悉度及价格方面的优势,对已有市场进行巩固,对潜力市场积极开发。
田思雨还指出,由于医疗器械的特殊性,中国区域内相关产销的许可准入政策较为繁复,这也是外资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新农合政策给国内医疗器械一次翻身的机会,由于外资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处于劣势,而我国中低端产品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成本相对较低,基层医疗器械的采购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质,从而使本土医疗器械更具有优势。”许玲妮称,国内企业可以借新农合机遇提升企业实力,再考虑调整产品结构,进军高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