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为推动我国心血管事件“拐点”早日到来,1月20日,“心血管疾病防控”中美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CSC)的心血管专家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提示,心血管疾病防控获益中,控制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表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病因控制,目前应大力加强“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识别”、“高危患者的充分治疗和管理”两大薄弱环节:公众应积极识别并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包括动粥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早发家族史、年龄、吸烟、肥胖等;有冠心病、发生过心梗、缺血性脑卒中、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等的这类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和高危人群,应及早实施干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风险。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快速上升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占比超过40%。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
霍勇教授介绍说,我国在高血压防控方面已做了40多年的努力,目前国民心血管病总死亡率的上升趋势有所缓解,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
血脂异常成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
据世卫组织(WHO)报告,全球18%的脑血管疾病和58%的缺血性心脏病归因于胆固醇异常。我国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归因于胆固醇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提示,心血管疾病防控获益中,控制胆固醇异常危险因素所带来的贡献最大。美国1980-200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约一半,产生这种降低效果的各种因素作用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下降,占24%;而其它几个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吸烟率、不运动率降低产生的作用分别为20%、12%和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建平教授表示,在年底体检报告中,通常都会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其中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最大的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对于“预测”心血管疾病很有“意义”。
警惕动粥高危因素,加强高危患者规范治疗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高危人群并不知道自身的“危险”,疾病防控理念薄弱。霍勇教授指出,目前应大力加强两个薄弱环节:
一是不知晓、不识别血管健康危险因素。如动粥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早发家族史、年龄、吸烟、肥胖等。公众应警惕自身存在的血管健康危险。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已经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梗,卒中等)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及时防范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风险。
二是对于已确诊的高危人群,疾病管理不规范。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全球多个指南指出,ASCVD治疗和防控的终极目标是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再发,因此治疗ASCVD这一大类疾病的重点应该放在降低事件风险上。
对于高危患者来说,从医生和患者两个层面,都需要加强意识。
医生应充分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或脑卒中,却已存在风险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识别和管理,积极启动他汀治疗。对于不同心血管风险程度的人,应根据情况给予足够剂量的治疗以达最大获益。
“冠心病、糖尿病和卒中患者不要随意停药,”霍勇教授提醒说,“高危患者坚持长期的他汀治疗,不可在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由于人体内约2/3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仅靠减少胆固醇摄入作用很小,必须长期使用他汀类药使LDL‑C持续控制在理想水平。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